春有疾病当防护 家有老人应关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4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春拂大地,万物生发。但是在这样的季节,生机中也同样潜藏着危机。气温与湿度的剧烈波动为老年群体带来了独特的健康挑战。人体机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,免疫调节能力下降,面对乍暖还寒、昼夜温差显著的春季环境,稍有不慎便可能诱发疾病。从传统医学视角看,春季属“生发”之季,人体阳气升腾与外环境交互频繁,此时需格外关注以下几类高发疾病的预防与调理。

一、呼吸道与心血管

早春时节风邪活跃,空气中花粉、尘螨等致敏物质增多,老年人鼻腔黏膜屏障功能较弱,易受外界刺激引发感冒、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。中医认为“肺主皮毛”,肺气不足者更易受风邪侵袭,出现咳嗽、气促等症状。与此同时,气温的剧烈波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成考验。寒冷刺激易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骤升,而春季肝气升发过旺可能引发心脉失衡,增加心绞痛、脑卒中等急症风险。此类疾病往往起病隐匿,老年人需注意晨起或外出时及时添衣,避免冷风直吹头颈部,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,保持情绪稳定。

展开剩余65%

二、脾胃失调与关节隐痛

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土,许多老年人会出现食欲减退、腹胀或腹泻等消化问题。现代医学认为,气温变化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功能,加之老年人消化酶分泌减少,稍食生冷或油腻食物便可能诱发急性胃肠炎。此时饮食宜遵循“减酸增甘”的原则,选择易消化的谷物、山药、红枣等食物,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脾胃负担。另一方面,寒湿交替的气候易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变化,原有骨关节炎的患者常出现疼痛加重、活动受限。中医强调“寒主收引”,建议老年人在阴雨天气减少外出,居家可通过热敷或温和按摩促进局部气血循环。

三、情志波动不可忽视

春季阳气升发与肝气疏泄息息相关,若肝气郁结不畅,易引发焦虑、失眠等情志问题。老年人因社交活动减少、身体机能衰退,更易产生孤独感或情绪低落。此时需注重心理调适,可通过规律作息、适度社交或培养兴趣爱好疏导情绪。传统养生强调“夜卧早起”以顺应自然节律,但老年人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,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优质睡眠,避免过度思虑耗损心神。

四、怎样构建健康屏障

预防春季疾病需从日常细节入手。外出时佩戴口罩既可阻隔病原体,又能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;勤洗手、保持居室通风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饮食方面宜清淡而营养均衡,适量增加优质蛋白与维生素摄入,如鸡蛋、鱼肉及深色蔬菜,但无需刻意追求“进补秘方”。适度运动同样关键,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舒缓活动既能增强心肺功能,又可改善关节灵活性。需注意的是,运动强度应以“微微汗出”为度,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。

春季养生讲究“顺应天时,调和阴阳”,老年朋友需以“防”为先,通过规律生活、科学调护增强自身适应力。将外在防护与内在调理相结合,在享受春光的同时,守护健康生机。

发布于:湖南省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